8846威尼斯-9479威尼斯 > > 考试试卷 > 2024全国t8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全国t8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8846威尼斯

| 泽慧

2024全国t8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24高三八省t8联考考两天12月25日和12月26日,t8联考考试科目有数学、语文、外语(含听力)、物理/历史、四选二 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4全国t8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2024全国t8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越发深入影响人类命运。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可能是造福人类的“利器”,也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的“凶器”。科技伦理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活动的规范发展提供价值理念,保障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文化价值是科技伦理的内核,基于何种文化价值决定着乘持怎样的科技伦理,影响着科技发展的方向。

②在数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仁爱精神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既包括“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也包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科技伦理的文化价值中,“仁爱”应处于核心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步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如果科技受“个人至上”的文化价值影响,那么个人的私心、欲望会越发膨胀,科技活动则容易失控而带来灾难。科技伦理要注重“仁爱”的文化价值,怀有“仁者爱人”的仁善之心。科技活动要以人类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美好幸福为目的。

③在看待“天人关系”的问题上,西方文化主张一种“分”的文化,即“主客二分,天人对立”,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简单的主客体关系。在此文化价值下,科技活动很容易破坏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带来诸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生态问题。中国文化是一种“合”的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作密不可分的生命整体,即“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可以在科技伦理中弘扬和发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做到守“善道”、走“正道”。树立“以道驭技,道技合一”的科技伦理精神,引领和规范技术向善发展。

④中国儒家还讲究“克己复礼”。“克已复礼"是一种“成已达人”的善行,同时也是一种“内省自律”的慎行。在科技活动中,特别是在高尖前沿领域,科技人员很多时候独处于“无人在之处”“无人知之时”,能否做到“慎独而行”则显得尤为重要。要把“克己复礼,慎独而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融入科技伦理之中,强化科技活动的规范性,提高科技人员的自律性。科技人员要按照科技伦理道德原则行事,对科技活动全过程做到自我约束、自我警醒,为所当为,不当为则不为,防止技术的谬用和滥用。

⑤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具有极强的传导性、连锁性、覆盖性。并且,科技发展越是迅猛,后果往往就变得越是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从而存在巨大的伦理风险。因此,科技伦理中要具有“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的价值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用大概率的思维应对小概率的事件。既要筑牢防范和控制危机的“防火墙”,也要打好应对和处置危机的“主动仗”,更要提升化解和扭转危机的“能力值”。这样,尽可能促使科技活动“趋利避害、健康发展”,保障科技应用“增进福祉、避免灾殃”。

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拼搏奋斗的文化基因和力量源泉。从中芯国际等企业受外国制裁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闯出来的。因此,要把“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融入科技伦理之中,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解决“难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突破“卡脖子”的困境,确保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超然客公众号

⑦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把创新的文化价值与科技伦理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加强科技创新教育,以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为楷模,培养科技人员“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创新决心和豪情,以及“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创新思维和目光。要紧紧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做到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

⑧科技的宗旨和作用是让人类和世界变得越来越好,促进“大同”理想世界的构建。要把“大同”的文化价值注入科技伦理之中,引导科技发展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站在世界发展的一边,为构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贡献力量。

(摘编自许志平《把握科技伦理的文化价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第①段谈及文化价值是科技伦理的内核,这里所说的“文化价值”,与前文的“科学文化”一词含义不同。

b.对于如今的科技人员来说,“克已复礼”指依照科技伦理的要求与规范,在工作中约束自我的行为,尤其要做到“慎独”。

c.面对科技危机,既要被动防御,又要主动出击,二者都能帮助应对危机,但其意义不如人类自身应对危机能力的提升。

d.科技创新是拼出来、干出来、闯出来的,为了追求创新,作者推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牺牲精神。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②段与第③段所聚焦的对象不同。第②段所谓“仁爱”,主要探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第③段“天人合一”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b.若要赞成文中“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的主张,便应承认:科技发展是时间跨度较长的活动,而它至今仍未曾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危机或灾难。

c.对于科技事业,作者既强调要“自强不息”,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又强调要致力于创建“大同社会”,可见文章兼顾了家国情怀与世界视野。

d.由第⑥段可知,创新不是对其他国家先进产品的盲目模仿追随,而是人无我有、引领前沿的突破与独创,因此“自主”是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研制出了国内首台深海质谱仪,填补了国内在该传感仪器领域的空白。超然客公众号

b.我国生物药“特瑞普利单抗”在美获批上市,找到了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之外对抗鼻咽癌的新思路。

c.2023年上半年,小米公司的科技研发投入高达6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上半年营收总额的6.8%。

d.重庆企业智飞生物瞄准国内市场,赢得进口带状疱疹疫苗的独家经销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

4.第③段是如何论证“合”的文化在科技伦理中的重要性的?(4分)

5.《中学生科技导览》杂志准备刊载本文,小王作为编辑,基于科技伦理的文化价值,给本文的两个板块补充了标题:一为“向善”,二为“向上”。请你结合文本,解释这两个词语的含义与关系。(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想我的马①鲍尔吉·原野

大群牛羊拥挤在公路上,汽车鸣笛也不躲开。牛羊满山遍野,边走边找草吃。今年旱,六月中自了,草还没盖住地面,白音温都的牧民正赶着自家的牛羊转场去塔林花草原夏营地。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下意识地想告诉老父亲。接着心里咯噔一下,父亲已经去世了。在镇政府,我看见一个两岁的女孩在大厅纳凉,她庄重地伸出手,跟往来办事的牧民握手,好可爱。我想说给我父亲听。他一定是盘腿坐在床上,身体摇晃,露出微笑,仿佛见到了小女孩。但是,父亲去世了。心又咯噔一下。

父亲去世四年了,我尽量回避与他有关的事件和物件。这几年,我没去草原,去了会想起父亲,仿佛他就在那里。草原上,干牛粪发出草药的气味,排队飞行的大雁,翅膀反射着阳光。被晒得灰白的木轮车边上,牵牛花(蒙古语叫媳妇花)开放了,傍晚它们会收拢花瓣,像一支支雨伞。我想把看到的一切都告诉父亲,却无处说,我感觉自己孤孤单单。

父亲性格刚直,说人论世,言语激昂。进入80岁,他变得柔软安静。到90岁,他几乎不说话,趴窗台看绿地上的花朵和天上的白云。父亲度过91岁生日后,开始说他的战马。马的名字叫沙日拉,意思是带点黑灰斑点的白马。

父亲说,辽沈战役打沈阳的时候,国民党的黑飞机飞得像树梢那么高,机枪连串扫射。骑兵目标大,没地方躲,好多战友牺牲了。战马低头嗅主人身上的血,不离开主人。他说:“战争啊,比电影看到的残酷。”炮弹爆炸,四处是残破的血肉。按理说动物应该在炮火中逃散,但是马不离开自己的主人。我父亲说:“沙日拉是一匹多好的白马!”

我怕父亲情绪激动,扶他到床上躺下,说:“你别想过去的事了,享受幸福的晚年吧。”

父亲说:“沙日拉爱用鼻子嗅我身上的味,我也喜欢马的汗味。我想我的马。”

2019年7月,父亲的身体开始虚弱。10月1日上午,电视直播新中国成立70年庆典。我们早早把父亲扶到沙发上,他坐不住,身体两边放了两床棉被。十点整,电视播放1949年开国大典纪录片。70年前的这天,我父亲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他是内蒙古骑兵白马团的战士。我父亲目不转睛地看完电视画面,说:“我没找到我的马。”

那天晚上,我们看完电视准备休息,父亲从卧室走到客厅,站着,像要宣布一件事。他说:“我的马……”“马”字没说出来,眼泪已在他脸上流淌,灰衬衣像雨衣一样挂在身上,空空荡荡。我上前扶他,感觉他在颤抖。他说:“我的马在哪儿?”

母亲说:“快睡觉吧,你说你的马在抗美援朝时被送到朝鲜去了。”

父亲躺在床上说:“我想我的马,我感觉孤孤单单。”最近听了章琴瑙日布唱的一首歌:“说起唯一的故乡,眼泪落下来,自己都没察觉。说起唯一的马,眼泪落下来,自己竟不知道。”好像在唱我父亲。父亲以前说起马兴高采烈,夸马的眼睛、马的鬃毛。现在提起马,他的脸上挂着泪水也不擦,浑然无觉。超然客公众号

我父亲活了91岁,经历九死一生。走到生命的终点,他忘记了世间所有的荣辱,却忘不了那匹战马。父亲说:“我的马也会想我。”

一个月后,2019年11月8日,父亲溘然辞世。如果有天堂,他会在那里见到他的马。在天堂的绿草地上,他和白马一同徜徉、云游。

(有改动)

文本二:

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首部以马为题材的文学绘本《父亲的战马》,是一曲穿越硝烟的草原英雄战歌。

生长于内蒙古广袤草原的鲍尔吉·原野对家乡,以及家乡的马有独到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父亲的战马》正是取材于原野先生父亲那顺德力格尔与心爱的白马沙日拉之间真实的情感经历。那顺德力格尔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18岁离开家乡科尔沁左翼后旗,加入解放军,作为内蒙古骑兵二师白马团的成员参加了解放东北的大小战役,战马沙日拉曾救过他的性命。在将战马送往朝鲜战场后,他一直念念不忘。胜利的荣耀属于蒙古族战士,同样的军功章也属于来自内蒙古草原的战马。

作家、评论家汪政先生在谈到鲍尔吉·原野的草原儿童文学创作时说,原野的创作是一种富有独特地方感的边地与特色文化的写作,草原的独特生命体验深入到他的精神与骨髓里。在撤退的过程中,父亲爬山时从马上摔下来,腿摔伤站不起来,“白马围着他打转”;在与土匪的战斗中,巴图、却吉、杜楞扎那、东山四名蒙古族战士牺牲,战斗结束后他们的战马找不到主人,“慌慌张张地在队伍里钻来钻去,见到人就闻腿闻胳膊,鬃毛如乱发撒在脖子上”。人与马之间生死相依。

当父亲将战马送上抗美援朝战场时,当每一名蒙古族骑兵将自己心爱的马送上驶向朝鲜前线的列车时,他们胸中激荡着保家卫国的战鼓,同时也激荡着古老草原上马的赞歌。

(摘编自《穿越硝烟的草原英雄战歌——读鲍尔吉·原野(父亲的战马)有感》)【注】①本文为绘本《父亲的战马》后记。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灰衬衣像雨衣一样挂在身上,空空荡荡”,这里的“空空荡荡”既是写父亲身体的瘦弱,更是写父亲内心的空空荡荡,强化对“马”的思念。

b.文章倒数第二段中,父亲说“我的马也会想我”,对父亲来说,马是战友与伙伴,为了保家卫国与捍卫和平,父亲不得不和战马分离并遗憾终身。超然客公众号

c.文章引用章琴瑙日布唱的一首歌,是为了表达父亲既思念战马,又思念草原故乡,战马和草原本身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化了主题。

d.文中巧妙运用父亲和母亲的语言,让读者了解到父亲曾经参加解放战争、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向读者展示了历史的横截面和历史进程中革命者的风采,节省了笔墨。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点带面,通过展现人与马美好的情谊,让读者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加深人的领会。

b.文章善用细节描写,例如父亲的喃喃自语,马在主人身边流连,感人至深,让人回味。

c.文章通过父亲的回忆来写战争,语言平淡质朴,娓娓道来,把读者带到遥远的战争年代。

d.“我想我的马”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亦是表现人物形象的情感主线。

8.文章前三段多次提到“父亲去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4分)

9.两个文本都提到了“马”对战死或受伤的主人不离不弃的场面,深切动人。同学们准备要把这一场面拍摄成一个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

分镜头脚本(片尾)时长:20秒

①音乐特点

②远镜头

③特写镜头

④视频解说(不超过50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审时度势之妙在择时捉机。权衡时机,尤当精察,毫厘必较,成败由此。择时之妙,如逐如竞,如捕如捉。待时而动,动不妄举。动静,迟速,轻重,繁简,必以时定。此一时非彼一时也。待时蓄势,备而待发,则静如泰山,得进则发如疾电,时不我待,稍纵即失。疏于此而欲其功,无异缘木求鱼也。

(节选自《计然篇》,有删改)

材料二:

计然者,蔡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博学无所不通。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着。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显诸侯,阴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时遨游海泽,号曰“渔父”。尝南游越,范蠡师事之。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范蠡知其贤,卑身事之,请受道。超然客公众号

昔者,越王勾践既得反国,欲阴图吴,乃召计然而问焉,曰:“吾欲伐吴,恐弗能取!吾闻先生明于时交察于道理恐动而无功故问其道。”计然对曰:“兴师者必先蓄积食、钱、布帛,不先蓄积,士卒数饥,饥则易伤。重迟不可战,战则耳目不聪明,耳不能听,视不能见,兵不能使;退之不能解,进之不能行。饥馑不可以动,神气去而万里。王兴师以年数,一旦而亡,失邦无明,筋骨为野。”

越王曰:“善。今岁比熟,尚有贫乞者,何也?”计然对曰:“是故不等,犹同母之人,异父之子,动作不同术,贫富故不等。如此者,积负于人,不能救其前后,志意侵下,作务日给,非有道术,又无上赐,贫乞故长久。”越王曰:“善。”计然乃传其教而图之,曰:“审金木水火,别阴阳之明,用此不患无功。”越王曰:“善。从今以来,传之后世,以为教。”乃着其法,治牧江南,七年而禽吴也。

(节选自《范子计然》,有删改)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吾闻先生a明b于时c交d察于道理e恐动f而无功g故h问其道。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不我待”与《岳阳楼记》中的“吾谁与归”句式相同。

b.“重迟”指迟钝、迟缓,文中指国家如果不蓄积粮食,士兵就会因饥饿而无力作战。

c.“神气”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与现在所说的“神气十足”中的“神气”意义相同。

d.“牧”指统治、驾驭,与《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中的“牧”意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审时度势的妙处在于选择关键时机。选择时机的妙处,好像追逐猎物和竞跑,又像捕兽和捉鸟。

b.计然早先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传说他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外表貌似平庸,自小聪慧,学自然之理。

c.越王勾践刚刚从吴国做奴仆返回越国时,想要暗中图谋洗雪耻辱,吞并吴国,于是就向计然求教。

d.计然认为贫穷的人因亏欠多而意志低到了极点,没有特别的种植技术和大王的赏赐,必然长久贫困。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疏于此而欲其功,无异缘木求鱼也。

(2)王兴师以年数,一旦而亡,失邦无明,筋骨为野。

14.材料一中计然认为“动静,迟速,轻重,繁简,必以时定”,材料二里计然的哪些做法印证了这句话?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送山甫①铨试②二首并寄强甫(其一)

刘克庄

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群试有司。

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

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③。

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

【注】①山甫:山甫、强甫均为诗人的儿子。②铨试:王安石变法时改革了选官制度,规定自熙宁四年(1071)起,铨试不再考试诗赋,而是代之以试断公案、时议或律义,合格者方可到地方任官。③责子诗:陶渊明曾作《责子》诗,诗中列数儿子们的不足,结尾有云:“天运苟如此,且尽杯中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甫、强甫兄弟二人各在一方,山甫参加铨试,诗人写此诗相赠。

b.颈联“争名”与“任运”构成对比,二者并举更能凸显出诗人的态度。超然客公众号

c.诗人在尾联宽慰山甫万一铨试没有选中,依然采蒲裹粽等其归来。

d.此诗力避说教,十分亲切自然,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对儿子的关怀。

16.“荒嬉端为乃翁慈”和“任运吾无责子诗”二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自动地远离脏污,像蝉脱壳那样摆脱肮脏的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女》中,女子隐藏起来,没有如约出现,男子只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自言心并非木石没有感触,却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古诗词中常描写落日下的孤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关键因素。长期能量摄入量大于能量消耗量可导致体重增加,甚至造成超重或肥胖;___a__,甚至体重过轻。体重过重和过轻都是不健康的表现,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目前,①我国大多数居民身体活动量明显不足,②成年人超重与肥胖率高达50.7%左右。③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率也不断增长。④不仅充足的身体活动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⑤还能增强体质,⑥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⑦同时也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⑧缓解抑郁和焦虑,⑨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__b__。建议大家积极进行日常活动和运动锻炼,成年人可以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每天进行主动身体活动至少6000步。鼓励大家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多动多获益。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应主动起身动一动。根据自身特点,保证基本能量摄入的同时,重视身体活动,保持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做一个多动“慧”吃的健康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造用。超然客公众号

20.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3分)

21.“洒狗血”指演员在台上用过火的表演讨好观众,文中评价李白的诗“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是“洒狗血”,你如何理解?(3分)

22.你觉得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是否与本文段的观点相符?请陈述理由。(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一彪在一部优秀新闻文集的后记中,用三句话来概括这些文章的写作经验和切身体会:天安门上看问题,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田间地头找感觉,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鉴古学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笔端葆有乾坤。

新闻写作的道理,对青年的成长也会有所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解析】d项,曲解文意,“亦余心之所善兮,员九死其犹未悔”是作者在文中对于创新决心和豪情的表达,并非指牺牲精神。

2.b【解析】b项,偷换概念,“居安思危”的前提是如今的科技发展环境是安定、无危机的,但不代表科技从未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危机或灾难。超然客公众号

3.a【解析】第⑥段的主要内容为自强不息,强调中国的科技发展要自强自主,解决技术发展的难点、堵点、断点,与国际高水平接轨,避免被国外“卡脖子”。b项重点强调创新思维,c项强调科研投入,d项强调引进外国技术,都不如a项切合段意。

4.①以西方“分”的文化带来的问题人手,引出中国“合”的文化;②通过引用传统经典,阐释中国文化中“合”的特性;③最后强调以“合”的价值指导科技发展的途径和意义。(答出三点即得满分4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一点得1分)

5.含义:①“向善”指规范科技发展方向,防范风险,避免科技发展误入歧途、危害社会;②“向上”指推动科技发展提速,从中获益,借助科技带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

关系:“向善”才能“向上”,“向善”是基础、保障、底线,“向上”是结果、日的、归宿。

(“含义”4分,每点2分,“关系”2分,共6分。“关系”简单答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扣1分)

6.b【解析】“遗憾终身错”,文章倒数第二段中,父亲说“我的马也会想我”,对父亲来说,马是战友与伙伴,为了保家卫国与捍卫和平,父亲和战马分离,抗美援朝之前的这次离别由此变得更加动人。

7.d【解析】d项,错在“贯穿全文的线索”。

8.①家乡和平美好的图景是父亲等革命者的战斗牺牲奉献换来的,作者想告慰父亲,内心充满对父亲的崇敬之情。②父亲去世四年了,作者尽量回避与他有关的事件和物件,看到草原上的景象,勾起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每点2分,满分4分)

【解析】答案第一条针对的内容是第①段和第②段,分别涉及家乡的美好景物和可爱的人,考生答题时可以分述,也可以整合。心绪皆是对父亲的告慰与崇敬。答案第二条是针对第③段,从“回避”和“孤孤单单”中看出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9.示例:

分镜头脚本(片尾)时长:20秒

①音乐特点

悲壮、雄浑、低沉(情感色彩相近即可)(1分)

②远镜头

乌云低沉,战机低飞,硝烟四起(1分)

③特写镜头

战士躺在血泊中,白马在战士身边徘徊(2分)(分别写出人和马的状态)

④视频解说(不超过50字)

人与马在战场上朝夕共处、彼此信任,马已经成为蒙古族草原文化中代表自由、质朴、勇敢、坚毅的精神符号。(2分)(写出人与马的关系1分,写出马的精神内涵1分,答案合理即可)超然客公众号

【解析】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考生需要对脚本的写作要求有所了解。填写表格涉及的能力要求有信息筛选和概括、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表达。

10.deg【解析】文段大意:我知道先生精通天地四时的变化,明察事物的道理,怕劳而无功,所以向先生求教。本段文字中,“时交”指时间的交替变化,而且后面的“察”是动词,所以在“时交”后面要断开,即d处。“明于时交”“察于道理”两个结构相同,因此e处需断开。“故”为连词,构成因果关联,其前需断开,即g处。

11.c【解析】c项,“神气十足”,形容自以为了不起而表现出的趾高气扬的样子,“神气”指自以为得意而傲慢的神情。a项,“时不我待”是宾语前置句,与“吾谁与归”句式相同。d项,“牧马”中的“牧”指放牧,饲养。

12.b【解析】b项,文中的“先”指计然的先祖。

13.(1)在这(把握时机)方面疏忽大意而又想要达到想要的成效,那和爬到树上去捉鱼没什么两样。(疏,疏忽大意;无异,和……相比没有不同;缘,攀缘。每处1分,句意1分,共4分)(2)大王已经连年对外发兵作战,(如果)有一天失败了,将国土沦丧,不见光明,将士尸横遍野。(以,同“已”,已经;一旦,有一天;筋骨为野,“筋骨”指代尸身,这里指尸身充满荒野。每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①计然认为越王不可共荣乐,因此不在无患难之时去辅佐越王。②计然认为荒年不可以兴兵动师。③计然在越王信任他时,对越王传授具体方法,作深入谋划。(每点1分,共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审时度势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选择关键的时间节点和抓住良好的机会。权衡时机的时候,更应该精细明察,一丝一毫都要计较,因为这是成败的关键。选择时机的精妙之处,好像追逐猎物和竞跑,又像捕兽和捉鸟。等待时机来了就立即行动,行动的时候也不能轻率而为。是行动还是静候,是快速还是缓慢,是轻率还是重视,是烦冗还是简单,这些都必须根据时机来确定。这一刻的形势和之前是不同的。等待时机积蓄势力,准备好一切等待发作,像泰山一样安静。一旦时机来临,就应该像闪电一样迅速,因为时机不等人,稍微一疏忽可能就会彻底丧失良机。在这(把握时机)方面疏忽大意而又想要达到想要的成效,那和爬到树上去捉鱼没什么两样。

材料二:计然,蔡丘濮上人,姓辛,字文子。他的先祖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他博学多才,无所不通。但是外表貌似平庸、愚钝(赶不上别人),自小非常聪慧,学自然之理,善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端倪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因为他胸怀开阔坦荡,志向广大无边,而不肯主动游说,自荐于诸侯,所以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所以被称作计然。因为他经常邀游山海湖泽,因此又号称渔父。曾经在南方遨游到越国的时候,范蠡拜他为师。范蠡曾经想将他推荐给越王,但他却对范蠡说:“越王长着像鸟一样的尖嘴,(这种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范蠡知道他才华卓著,放低姿态对待他,虚心向他学习。

从前,越王勾践刚刚从吴国做奴仆返回时,想要暗中图谋洗雪耻辱,吞并吴国,就向计然求教说:“我想要讨伐吴国,但又担心不能取胜。我知道先生精通天地四时的变化,明察事物的道理,怕劳而无功,所以向先生求教。”计然回答:“出师远征敌国,必须先积蓄粮食、钱财、布匹。如果不先积蓄粮食,到了战场的时候,士兵缺粮饥饿,就容易受伤。饥饿将使动作迟缓,眼花耳昏,抬不动武器;退不能化解困境,进也不能行之有效。荒年是不可以兴兵动师的,否则士兵的饱满的神情气色就会一去万里。大王已经连年对外发兵作战,(如果)有一天失败了,将国土沦丧,不见光明,将士尸横遍野。”超然客公众号

越王说:“好,那么今年各地到处都是(比:皆,都)丰收,为什么还有贫困和讨饭的人呢?”计然回答:“因为人和人不一样,就如同同母异父的兄弟,劳作有不同的方法(指勤劳和懒惰)(动作:劳作,劳动),就会贫富不均。像这样贫穷的人,已经亏欠别人很多了,当然不可能救济周边的人。意志低到了极点,庄稼听天由命,又没有特别的种植技术,又没有大王的赏赐,所以长久的贫困是必然的。”越王说:“好。”计然于是就对越王传授具体方法,作了深入谋划,说:“判断事物的属性,利害的各方面,凭着这样来驾驭事物,不用怕不成功。”越王说:“好。从今天开始,就成为传统,进行实践。让后人参考学习。”于是(越王)听从了计然的建议,用他的方法统治国家,(只)用了七年就灭了吴国。

15.c【解析】c项,“能末缀”的意思是“能够缀于榜末”,也即虽然是及第的末等,但能选中。

16.①“荒嬉端为乃翁慈”表面上是说儿子学业荒废是由于父亲慈祥,实际是为减轻其铨试前的压力,委婉、善意地归因。②“任运吾无责子诗”表面上是说自己听凭时运而没有作陶渊明那样的《责子》诗,实际是借用典故,传递希望山甫轻松应试、心胸旷达,不过分在意名利之意。(每点3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题干里要求写出“深意”,可见除字面意思之外作者还有深层的表达,考生需要将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都答出来,以示区分。如果只答深意无法拿满分。

17.(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2)搔首踟蹰吞声踯躅不敢言

(3)示例一: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示例二: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示例三: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第(3)题如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18.a.反之则会导致体重降低(或“反之则会导致体重减轻”)b.我们应保持适当的身体活动量(每句2分,共4分)

【解析】a处,根据分号及前面的语句“长期能量摄入量大于能量消耗量可导致体重增加”,可判断所填大意是长期能量摄入量小于能量消耗量可导致体重减轻,可填“反之则会导致体重降低”或“反之则会导致体重减轻”。b处,原文第②段介绍身体活动量不足的现状和充足的身体活动量的作用,第③段主要是对我们保持身体活动量的具体建议,“因此”一词引出的结论关键词就应该是“保持身体活动量”“适当”“充足”,可填“我们应保持适当的身体活动量”。注意字数限制。

19.语句②,去掉“左右”;语句④,“不仅”的位置由句首调整到“充足的身体活动”之后;语句⑥,“发生”后面补上“风险”。(每处2分,只写序号不得分)

【解析】第②处,不合逻辑,“达”后应接确数,与“左右”矛盾,应删去“左右”。第④处,语序不当,“不仅充足的身体活动有助于保持健康休重”应改为“充足的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第⑥处,成分残缺,“降低”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发生”后补上“风险”。

20.①感叹号用在此处是直接抒发自己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②一连串的感叹号也表现出汉武帝找不到更好的、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赞美泰山。(第①点2分,第②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感叹号通常表示强烈的感情,其具体作用需结合具体语句展开分析。从后文中“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一句来看,这里的感叹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泰山景色让汉武帝惊叹至极,但是,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所以无从说起。

21.①文中认为李白的诗底气不足,写不出泰山的气势。②“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在诗歌中塑造了自己屹立泰山极巅的傲岸形象,有些用力过猛。(第①点1分,第②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根据题干巾对“洒狗血”的解释,结合文段内容与李白诗句的释义,即可得出答案。

22.示例一: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超然客公众号

示例二: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

示例三:不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通过写山石、松树与冰雪,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这是从微观处着笔,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本题可开放式答题,写出《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具体描述2分,概括写景方式2分)

【解析】考生需要找出文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即“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姚鼐《登泰山记》中既有宏观,也有细致的微观,考生寻到一处即可得分。如果考生答有的地方符合,有的地方不符合,只要举例得当,也是可以的。《登泰山记》要求全文背诵,这也是对课文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教考衔接。

23.【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多元材料作文题。首先,要理解材料选取的新闻写作感受的三句话:①天安门上看问题,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强调新闻写作要关注时代社会的宏大命题,比如要鉴照时代变迁、国家发展、家国情怀、历史与未来等。这些可以启发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大格局、大胸怀、大视野;善于从全局、从大局来观察思考问题;鼓励青年关注时代、心系家国、着眼未来。

②田间地头找感觉,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强调新闻写作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关注细节、实地求证等。这些可以启发我们:做人做事要接地气,要有务实实干的精神,重视细节、基层的力量;要重视调查研究。

③鉴古学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笔端葆有乾坤:强调新闻写作要有业务水平,葆有乾坤,要吸收古今中外写作方法的精华,形成自己的笔力。这些可以启发我们:做人做事要有突破意识、创新思维,而这些突破创新是在广泛学习借鉴中提升的,创新突破的日的是让自己更有力量。

本题具有较大开放性和包容性:考生可以从三句话中选取其中一句谈做人做事的启发,也可以三者都谈,如果能说出三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并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属于高阶思维了。强调文风纯正,旗帜鲜明地反对语言晦涩、空洞无物的说理。

【参考立意】

①从选取一句的角度立意:做事要有大格局、大胸怀、大视野;关注时代、心系家国、着眼未来;做人做事要接地气,要有务实实干的精神;在广泛学习借鉴中提升,让自己更有力量。

②从选取两句的角度立意:既要有大胸怀、大视野,又要接地气,有实干精神;既要有大胸怀、大视野,又要广泛学习借鉴,让自己更有力量;既要接地气,有实干精神,又要广泛学习借鉴。

③从三者结合的角度立意:既要有大胸怀、大视野,又要接地气,并广泛学习借鉴,才能让自己更有力量。超然客公众号

【评分标准】

第一档(54-60分):立意深刻且鲜明,对“大胸怀、大视野”“接地气,实干精神”和“广泛学习借鉴”有深刻的解读,对三者的关联有严密的分析;文字晓畅优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第二档(48-53分):立意正确且鲜明,对“大胸怀、大视野”“接地气,实干精神”和“广泛学习借鉴”有较深刻的解读,对三者的关系有分析;文字晓畅,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第三档(42-47分):立意正确,对“大胸怀、大视野”“接地气,实干精神”或“广泛学习借鉴”有一定的解读;文字基本通畅,逻辑比较清晰,能自圆其说。

第四档(36-41分):立意片面,对“大胸怀、大视野”“接地气,实干精神”或“广泛学习借鉴”解读有一定偏差;文字基本清楚,结构大致完整。

第五档(30-35分):略微偏离题意,字数不足(但不低于600字),结构不太完整,论述不够清晰。

第六档(30分以下):跑题、套作;如字数严重不达标、结构残缺,则20分以下。

【注意】

①未拟题目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不计。

②字数上,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600字,36分以下;不足500字,30分以下;不足400字20分左右。

【标杆文1 58分】

胸怀大者,心怀人民,笔舞乾坤

张华老师

《人民日报》副总编的话讲述了当下新闻写作的道理,对青年的成长确实有着无尽的启发。这三句话分别阐述了“大胸怀、大视野”“接地气,实干精神”和“广泛学习借鉴”的重要性,让吾侪青年也能明了今后前行的方向:胸怀大者,心怀人民,笔舞乾坤。

副主编的话,“大胸怀、大视野”是前提,“接地气,实干精神”是核心,“广泛学习借鉴”是具体操作方法,三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安门上看问题,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小我,更要关注国家的大我。我们要站在天安门的高度,看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有大志、大智、大勇、大爱;我们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大无畏的勇气,有广大无疆的胸怀。当今世界局势波谲云诡,我们要有大有所为的决心,有大有所为的行动,有大有所为的成果。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田间地头找感觉,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这句话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青年,我们应该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需求,关心人民的疾苦,解决人民的困难。我们要在田间地头找感觉,感受人民的喜怒哀乐,体验人民的酸甜苦辣。“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们要在心里装着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幸福作为追求。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鉴古学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笔端葆有乾坤。这句话让我深感学问无穷。作为一名青年,我们应该学习历史,借鉴古人的智慧,吸取古人的经验,避免古人的错误。我们要学习现在,了解现代社会,掌握现代科技,适应现代生活。我们要寻求突破,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既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也要会用chatgpt。我们要用笔端葆有乾坤,用文字记录历史,用文字传播知识,用文字启迪人心。

我辈青年,躬逢盛世,必当要以天安门的高度看问题,以田间地头的感觉心里装着人民,以鉴古学今的精神笔端葆有乾坤。今后,更要以大我精神服务社会,以人民情怀关注民生,以创新思维推动发展。庶几,青春无悔,强国有望!

【标杆文2 56分】

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安乐,笔舞史之春秋

温老师

青年者,国之栋梁,民之希望。成长之路漫漫,需借鉴者众。新闻写作之道,犹如青年成长之道,需胸怀壮志,心系人民,笔墨春秋。

青年要树立家国情怀,胸怀天下。“天安门上看问题”要求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和高远的目标,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总理年少时目睹国势衰微、民族危亡,遂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青年心怀天下,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如今,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家国情怀依然是我们青年应该具备的品质。

青年要脚踏实地,关注民生。“田间地头找感觉”告诉我们要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的需求和疾苦,为人民服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更要有踏实的作风。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为了治理风沙,亲自带领群众种植泡桐树;黄文秀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到家乡,投身于脱贫攻坚事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们都是将人民放在心上的好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青年要勇于创新,锐意进取。“鉴古学今求突破”提醒我们要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同时也要敢于创新,不断寻求突破。在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变化迅速,青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青年始终是时代的先锋,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和使命。我们要以家国情怀为引领,脚踏实地,关注民生,勇于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多元材料作文题。首先,要理解材料选取的新闻写作感受的三句话:

①天安门上看问题,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强调新闻写作要关注时代、社会的宏大命题,比如要鉴照时代变迁、国家发展、家国情怀、历史与未来等。这些可以启发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大格局、大胸怀、大视野;善于从全局、从大局来观察思考问题;鼓励青年关注时代,心系家国,着眼未来。超然客公众号

②田间地头找感觉,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强调新闻写作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关注细节、实地求证等。这些可以启发我们:做人做事要接地气,要有务实实干的精神,重视细节、基层的力量;要重视调查研究。

③鉴古学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笔端葆有乾坤:强调新闻写作要有业务水平,葆有乾坤,要吸收古今中外写作方法的精华,形成自己的笔力。这些可以启发我们:做人做事要有突破意识、创新思维,而这些突破创新是在广泛学习借鉴中提升的,创新突破的目的是让自己更有力量。

本题具有较大开放性和包容性:考生可以从三句话中选取其中一句谈做人做事的启发,也可以三者都谈,如果能说出三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并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属于高阶思维了。强调文风纯正,旗帜鲜明地反对语言晦涩、空洞无物的说理。

2024八省校联考(t8联考)考试时间

2024高三八省重点高中(t8联考)开考时间为12月25日-26日。t8联考虽然也是八省参与,但并不是八省内所有高三生都参加,而是由新高考八省各派出省内重点高中学校进行pk,也就是8所名校之间的pk。

t8联考参与学校:南师附中、华中师大附中、东北育才学校、福建福州一中、广东省实验中学、湖南师大附中、石家庄二中、西南大学附中。

日期

时间

科目

2023年12月25日(周一)

上午9:00-11:30

语文

下午15:00-17:00

数学

2023年12月26日(周二)

上午8:00-10:00

外语(含听力)

上午10:30-11:45

物理/历史

下午14;30-15:45

四选二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024年高三t8联考参与院校有哪些

t8联考参与学校:南师附中、华中师大附中、东北育才学校、福建福州一中、广东省实验中学、湖南师大附中、石家庄二中、西南大学附中。

简单来说,就是学霸们的巅峰对决,俗称“神仙打架”

部分省份除了以上重点中学参加外,还有其他高中校也会参与联考,有这么多名校共同把关,强强联合,想必对于新高考的热点趋势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考试试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有的同学们都可以试着做一下这套卷子。

t8联考,由八省顶尖学校联合命题统一考试共同把关,强强联合对于新高考的热点趋势把握还是比较到位,考试试卷含金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引起众多学校和考生的关注。考试范围,所有9个学科基本为高考全部内容,试题难度偏难。

虽是八省几所顶尖名校组织,但由于这套试题极具挑战性,实际上据了解2022年12月有近70多所高中也同时参与了考试。各省也有很多学校将此套试题作为课后测试用。


相关热搜

166228
网站地图